代持公司股份的法律風險有哪些?如何解決?
點擊次數:533 更新時間:2020-02-24


首先,公司法是允許代持股的,即名義股東與實際股東可以同時存在。

所以,無論對名義股東還是實際股東而言,代持股行為均有一定的法律風險。主要有以下5點:

image.png

    1、存在股東身份不被認可的風險

由于實際出資人的姓名并不記載于工商登記資料上,那么在法律上實際出資人的股東地位是不被認可的,股東的表決權、分紅權、增資優先權、剩余財產分配權等一系列的權利都需要由代持股人行使,必然導致風險的存在。代持股人轉讓股份、質押股份的行為,實際出資人都很難控制。簽署股權代持協議,隱名股東與顯名股東雙方構成委托投資合同關系,協議本身是不能對抗善意第三人,也就是說:如果顯名股東將名下股權轉讓、質押給善意第三人,其應是有效的,即隱名股東可以因利益受損向顯名股東追償,但無權申請法院判定轉讓和質押行為無效。同時,在股權被法院查封的情況下,客觀上會存在無法辦理股權變更登記手續的后果。簡單的說,當第三方不知情的時候,接受了名義股東轉讓的股份,這種行為是有效的,實際出資人只能找名義股東追索,第三方不承擔責任.


2、在經營中,代持股人可能會惡意損害實際股東的利益

比如,濫用經營管理權、表決權、分紅權、增資優先權、剩余財產分配權等權利,給實際出資人造成的財產損失。


3、代持股人可能由于自身原因導致訴訟而被法院凍結保全或者執行名下的代持股權

當代持股人出現其他不能償還的債務時,法院和其他有權機關也可以依法查封上述股權,并將代持股權用于償還代持股人的債務。實際出資人如果未能及時阻止,只有依據代持股協議向代持股人主張賠償責任。


4、代持股人意外死亡引發繼承或離婚糾紛時

則其名下的股權作為財產將有可能涉及繼承或離婚分割的法律糾紛。實際出資人不得不卷入相關糾紛案件中,才能維護自己的財產權。


5、未來股權轉讓的稅務風險

當然,如果實際出資人和名義股東各司其職良好合作,以上風險也許都能避免。但是代持協議還有一個繞不開的問題——即未來股權轉讓的稅務風險。當條件成熟、實際出資人準備解除代持協議時,稅務問題就隨之而來——從外觀上看,實際出資人是從名義股東那里受讓了股權,當然需要繳稅!通常,稅務機關對于當事人辯稱因為股權代持關系,并未發生股權轉讓的說法并不認可,要求按照公允價值計算繳稅。


其次,股權代持協議對合同雙方有約束力,法律并不禁止此種行為,此種協議是有效合同。股權代持的雙方發生權屬糾紛,以合同約定為準,所以一份合格的股權代持協議顯得十分重要。那么在實際操作中,當事人如何簽訂一份合格的股權代持協議呢?在此分享幾個要點,供各位參考。

image.png

1、股權代持協議中明確出資款的性質及支付方式(確保一致性)

以證明隱名股東已實際出資。需要注意的是:“代持有風險,打款需謹慎?!?/p>

2、股權代持協議中明確隱名股東與顯名股東各自的權利義務關系

如確認隱名股東作為實際出資人,對公司享有實際的股東權利并有權獲得相應的投資收益;名義股東不享有任何收益權或處置權,以證明隱名股東成為股東的真實意思表示、避免名義股東無權處分。

3、如隱名股東擬實際參與公司決策管理

需提前在股權代持協議中約定名義股東在行使股東表決權時應提前取得隱名股東書面授權,未經授權不得行使表決權,隱名股東應注意保留參與公司決策管理的書面文件(章程、議案、通知、決議、委托書等)


    代持的這些風險與代持的性質是緊密相連的,不可能單獨割裂開,對于那些私底下的灰色的代持協議更是如此。人的任何行為都是遵循成本和收益原則的,代持有風險,仍然選擇代持,其原因自然也可從收益成本兩方面去考量。最后,各位如需進一步了解,歡迎隨時咨詢,如需《股權代持協議模板》歡迎添加微信進行索取哦。


97人妻碰碰公开人成视频